香港首富李嘉誠有一次被大陸企業家問到:「您是怎麼教養子女的?」李嘉誠回答:「讓他們吃苦。」
兩個兒子李澤鉅、李澤楷到美國唸書期間,李嘉誠只給他們最基本的生活費。
李澤楷曾經在麥當勞賣過漢堡,在高爾夫球場做過球童。
揹高爾夫球袋時的肩傷,現在都還會發作。王永慶和巴菲特教養子女的方式,和李嘉誠類似。巴菲特的兒子彼得巴菲特,也不靠父親,
在樂壇闖出名號,成為艾美獎得主,還出了一本書感謝父親不把財富留給他們。捨不得孩子吃苦,將來他會更苦。從小刻意讓孩子吃苦,就是給孩子最大的禮物。
否則別說養兒防老,恐怕還得養老防兒,防他讓你無法好好養老。何琳唸的一直是貴族學校,往來的同儕盡是富貴人家的子女。她喜歡名牌,只要開口,父母都盡量滿足她。
何琳成績不錯,很讓父母驕傲。但大學畢業後,母女關係劍拔弩張。
何琳晚睡晚起,找工作挑三揀四,不是嫌離家遠、薪水低,就是嫌公司不夠體面。何琳的表妹蕭潔妃,從小就必須做家事。她國中就被丟去台中住校,接著又被丟到美國鄉下當交換學生在寄宿家庭,潔妃吃盡苦頭。她自知寄人籬下,自動扛起所有家事,
「常常是很晚了我還在做家事,他們全家在看電視。」潔妃說,
更讓她痛苦的是,美國哥哥在父母面前裝乖,背地裡卻每天對她言語霸凌。母親何玉雲每次接到潔妃哭訴的電話,心就揪成一團。潔妃卻不讓母親出面,
「她說要自己解決。我只能告訴自己,不要出人命就好,就讓她受苦吧。」
回台後,何玉雲很清楚地看到在美國受苦一年對潔妃的正面影響。
「她好像新長出很多力量,相信自己什麼難關都過得了,而且變得很體貼。」台灣和美國都一樣,嬰兒潮這史上最富有的一代,累積了史上最龐大的財富。
他們的下兩代,是最沒有吃苦環境的世代。
當年讓千千萬萬人像王永慶的童年一樣困苦的大環境已經不存在,小環境卻可以「設計」。大陸流行各式各樣的吃苦訓練營,據調查,七三%的大陸父母都傾向將孩子送到吃苦訓練營,
只有一八%認為家裡才是最適合訓練孩子吃苦耐勞負責任的最佳場所。「短期集訓效果很短,家庭教育不配合,無法形成持久的改變。」
情緒諮商師夏平心指出,小環境刻苦教育,關鍵在父母、家庭。
你的孩子「自我」有多大?~~天下雜誌 以下每題若答「是」,各得一分。
1. 孩子都自己起床,從不要你叫。
2. 孩子每天起床整理好床舖,才出門。
3. 你做什麼菜,孩子就吃什麼,不挑三揀四。
4. 孩子除了負責自己房間的整潔,還洗全家的碗、廁所和衣服。
5. 除非發高燒,否則你絕不允許孩子請病假。
6. 除非交通十分不便,時間又晚,否則你不接送孩子。
7. 孩子上班上學很少遲到。
8. 孩子一定會幫你拎大包小包。
9. 孩子出門,跟誰去、去哪裡、去做什麼,你都知道,而且回家從不超過規定的時間。
10. 不論對方貴賤長幼,孩子待人都禮貌友善。
請將分數加總:
8-10分:你的孩子是個自律、勤勉的人,必能成事。
6-8分:你的孩子品性良好,大致沒問題。
4-6分:你的孩子還算可以,如果能再把自我縮小一些會更好。
4分以下:你的孩子太過自我,需要磨練。
鮮花舖路、讚美聲中長大的孩子承受不了挫折。寧可自己吃千般苦,也不讓孩子受一丁點累的父母,造就吃不了苦、受不了氣、不願承擔、唯我獨尊的下一代。
這是一篇極度值得深省的教養文,
對猷和Nu,常常覺得跟周遭看到的朋友相比,
我已經算是個嚴格的媽媽,
要求他們保持房間的乾淨整齊,
要求他們每天把棉被折的平平整整,
要求吃飯的規矩,
自己上下學,
要他們每天負責帶娃娃散步和倒垃圾。
表面看來似乎自己覺得把他們帶的還頗有規矩,
但終究,我仍然是個捨不得他們吃苦受累的媽,
也終究是個常常因為心急就什麼都自己攬下來一手做的媽,
但開心的是沒做到的部分開始永遠不嫌晚,
待會,就來去買三個鬧鐘,
這三個男生,
再也不管你們要趕什麼開會;
再也不管你們要趕幾點出門,
再來,真開心從今天開始我的工作又少了一樣,
這洗碗 ~ 就交給Nu了!

再來,還有什麼捏??
我看,反正只要老媽我過得越像公主,
無形中留給他們的財富就越大。
捨不得讓你們吃苦,將來你們會更苦,
親愛的兒子,請細細體會老媽的一番苦心 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好棒的文章
回覆刪除可以引用嗎?
是,謝謝你~
刪除Ruby是一個愛孩子
回覆刪除盡責.用心良苦的好媽咪喔~
我跟你很像,也是會要求女兒一些生活規矩(雖然還不是很完善),但就是不
回覆刪除寵壞為原則,所以我女兒常常說我好嚴格ㄛ..
糕了,我們家好像只有五分耶
回覆刪除要再加油加油了
學習適時地放手^^